广场舞展示中国大妈快乐自信生活
发布于:2020-02-10 00:11:46 来源:网络转载 作者:未知
中新社重庆8月24日电 题:广场舞展示中国大妈快乐自信生活
作者 陶宇
从合肥、武汉到重庆,从国内到国外,中国大妈的广场舞跳到哪儿,公众的眼球就被吸引到哪儿。中国大妈一会儿被推上小说、漫画中的“神坛”,一会儿又遭到现实的非议。大妈广场舞并非“怪象”,其诞生背后所隐藏的社会、历史原因也值得探讨。
今天的大妈们多出生、成长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那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。而今,她们中很多人都由乡镇辗转到城市,由平房搬进高楼。
5年前,丁应方阿姨的儿子在重庆天邻风景小区买了房,从农村将她接到重庆主城一起生活。一时间,丁阿姨每晚洗衣服、喂猪的时间被突然的闲暇取代,有些无所适从。这时,她第一次接触到广场舞,“这些舞蹈又简单易学。现在国家每月要给我返还养老金,我也不需要再劳动了。”丁阿姨感到生活充实而满足。
也有大妈把广场舞看作是一次“久违的重逢”。晏青秀年少时曾是重庆合川文工团的一员,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革命歌曲衍生的集体舞风行全国时,热爱跳舞的她是文工团的活跃分子。她回忆说,“那时我们跳得最多的是《北京的金山上》,其实跟现在的广场舞都差不多,就是年轻时花样还多点。”
嫁人后她便很少接触舞蹈。广场舞兴起后,晏青秀跟随了潮流。现在,即使去全国各地旅游时,她也不忘跟着当地的舞队一起跳一段。
有些大妈年轻时并不爱跳舞,但她们表示跳广场舞怀念的是从前大家一起出操、一起工作的感觉。年轻时,一个号召所有人都集中起来,奔着同一个目标,一切以集体为重。问及如果跳得不好会不会担心被人笑话时,大妈们一致的回答是:“一起跳就不担心了”。时代变迁,不同时代成长起来的人身上都会残存一些属于自己那个时代的气息,年轻时热血沸腾、热爱集体的中国大妈也是如此。
事实上,大妈群聚在一起也为社区和谐注入新活力。因跳舞而结识的姐妹们也“组团”买菜、逛超市,甚至“组团”游遍全国。
在重庆最繁华的地段之一——观音桥步行街广场上,七八支队伍共同起舞,一支名为“舞聚北城”的舞队引来尤其多的路人围观。
45岁的队长张蓉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“大妈”,却已拥有许多“大妈”级“粉丝”。“粉丝”们将她每一支舞录下来,刻成光盘送给她。“特别是一对河南的夫妇,每天不惜花4个多小时的往返车程来看我们跳舞,就是为把我们的舞蹈带回河南,教给家乡人”,张蓉语气中透着几分自豪。
与11年前体重70多公斤、下班就打麻将的自己相比,现在的张蓉身材匀称,有7个结拜姐妹,周末爱约上“舞友”们聚餐、逛街、做头发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老一辈人对健康生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,越来越多的大妈选择像张蓉这样重拾自信、年轻态的生活方式。
2013年,《中国旅游国际网络关注度研究报告》显示,中国大妈广场舞对外国游客来说,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中国魅力旅游元素。大妈们跳的是健康,是怀旧的情感归属,是今天富足的生活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