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小龙广场舞和围棋 中国文化“走出去”真的难?
发布于:2020-02-10 00:13:03 来源:网络转载 作者:未知
文章来源:城市围棋联赛
五年前,在篮球巨星科比-布莱恩特还没有退役的时候,他在中国行中曾跟央视主持人撒贝宁有过一次搞笑的互动。
在节目中,撒贝宁想要刁难科比,跟他比赛用筷子夹乒乓球。但撒贝宁还没来得及暗爽,就被科比熟练的操作惊呆了。结果,撒贝宁惨败给科比,输得怀疑人生。
显然,即便是撒老师,也落入了一个“俗套”的成见:筷子和乒乓球,没一样是老美会玩的。
这要从乒乓球成为“国球”说起。从1988年至今,国家队一共在奥运会拿下28块金牌。哪怕这项运动并非在中国起源,但确实是被中国运动员打出了“独孤求败”的境界。
因此,这似乎也在很多人心中形成了这样的认知:乒乓球只属于“中国特色”,欧美国家的人根本不玩。
会有这种认知,背后的成因是复杂的。
首先,欧美在足篮球两大全球受众最广大的运动上水平领先太多,球星故事也太深入人心。导致很多人提到欧洲、南美的孩子,就想到他们踢球的样子;想到美国小孩,则是玩棒球、投篮的样子。
其次,自从全球化浪潮开始,互联网时代到来,在文化传播上,始终是“西风压倒东风”:我们对迪斯尼公主和漫威英雄耳熟能详,但大多外国人却不知道贾宝玉是谁。
《复联4》预告在微博上热度爆炸
乒乓球,其实在西方国家也非常大众化。美国篮球人口2441万,乒乓球人口1331万,这是个不小的数字,绝不是毫无存在感的地步。
要说东方文化和生活方式传播的真正困难,肯定不在于此。
欧美对东方的认知大多仍然是符号化的:李小龙和功夫,《孙子兵法》,《道德经》,儒家,禅与阴阳,乃至熊猫、拔火罐、广场舞……但至少,这些符号确实已经普及大众。
但涉及到更复杂的、哲学层面上的东西,隔阂顿时就很大了。
“I threw a stone on the board
took out a pro game record
All other studies ignored
And now I just wanna play
I read the capturing race
played one more stone just in case
Where‘s a group I can chase?
Oh! There‘s one I can slay”
这段歌词,写的是一个业余围棋爱好者参与围棋比赛、想要从业余段位晋级到职业的兴奋之情,最后一句“这有一子我能杀”,无疑道出了这游戏最刺激的地方。
这首歌本身其实并不起眼。但让人觉得意外的地方,是因为它是英文——这是由美国围棋爱好者创作的围棋歌曲,名叫《Tesuji, Maybe》。“Tesuji”是日语拼音,在围棋术语里表示“手筋”,也可以理解为“灵感妙手”。
比起乒乓球,围棋在美国,可是真正的小众游戏。很多美国围棋爱好者都有同样的经历:在现实中,实在太难找到对战棋友了。
看看美国围棋协会(AGA)在大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史也知道了。虽然成立83年之久,但到2014年,他们的注册会员人数也才2万人左右。
AGA的创始人爱德华-拉斯克是个相当传奇的工程师,发明了机械吸乳器,拯救了无数早产儿的生命。
他出生于德国,1910年从大学毕业,之后定居在伦敦。但没过多久,一战就爆发了。当时英国国内的反德情绪自然是高涨的,对拉斯克来说,欧洲竟然已经没有他能容身的地方,他选择移民美国。
不过,他也并非绝对的和平主义者,美国在1917年宣战之后,他还主动报名参军,并放弃了德裔居民能得到的豁免。最终,他没有返回欧陆打仗,还没有得到军队征召,战争就结束了。
作为理科高材生,拉斯克深入钻研过象棋、国际围棋和西洋棋,颇得造诣,著书立作。一开始,他并不了解围棋。听有人说围棋的烧脑乐趣堪比国际象棋,拉斯克还不相信。
他第一次认真了解围棋,也是机缘巧合。他跟朋友在一家咖啡馆下棋,结果刚好听到有人讨论一份日本报纸上关于围棋的游戏。他跟朋友借过那份报纸,开始研究印在上面的对战是怎么回事。在没有任何基础指导的情况下,他花了三周时间搞明白了胜负规则,从此也就成了围棋迷。
为了在美国推广围棋,他在1935年联合卡尔-戴维斯-罗宾逊和李-哈特曼两位好友成立了AGA。
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AGA确实聚集起一批围棋爱好者——但真的只限于爱好而已。协会的经营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,会员数量一度减少到只有200人,简直到了倒闭的边缘。
特里-本森被认为是拯救了AGA命运的人。1977年到1989年间,他担任协会主席,任期内为协会筹款达到50万美元,让协会有了扩张的基础。
AGA的梦想很简单:让围棋成为美国日常文化中的一部分。哪怕不可能像四大联盟那样热门,但起码可以达到当你在街边摆出棋盘对战,无需向其他人解释自己正在做什么的地步。
2012年,在韩国棋院和韩国围棋网站Tygem的支持下,AGA终于有足够的实力,第一次举办北美职业棋手定段赛。到现在,一共有4位选手成功入段,全部是华裔:刘志远、史干生、孙英康和李立言。
或许也得益于北美华裔人口的增加,美加两国人学习围棋的热情肯定是与日俱增的。
世界上第二位成为女子围棋职业九段选手的丰云,在新泽西开办的围棋学校非常成功,向AGA输送了大量新血,可以说成了其最大的“分会”。
丰云本人也颇为感慨。当她刚到美国创业之时,来学棋的绝大多数是成年人——特别是IT行业的理科精英。但现在,小孩子越来越多了。
跟亚洲家长一样,北美家长也开始把围棋当作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游戏,从小培养逻辑思维和对数学的兴趣。有了下一代的根基,围棋在美国走向大众的路会更顺利,而这也是围棋国际化的必然结果。
未来欧美棋坛一定会涌现更多值得关注的围棋人才。大家也不妨在留言区和我们一起聊一聊,您觉得中国围棋文化有什么走向世界的“灵感妙招”?